张滨

发稿时间:2022-03-10浏览次数:4804

张滨,女,教授/博士生导师

出生年月196511

电话13940508119

邮箱zhangb@atm.neu.edu.cn


1、学习简历

198409月─198807月 沈阳工业大学材料学院,工学学士

199409月─199703月 东北大学材冶学院,工学硕士

199709月─200511月 东北大学材冶学院,工学博士

2、工作简历

198808月─199408月 沈阳气体压缩机厂(现沈鼓集团),工程师

199704月─现在 东北大学材冶学院、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、美高梅mgm1888-官方网站-App Store,讲师、副教授、教授

199912月─200109月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(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),合作科研

200610月─200611月 韩国国立釜庆大学(Pukyong National University),合作科研

201101月─201201月、201312月 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(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),访问学者

201211月─201212月、201505月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(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),合作科研

3、学术兼职

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增材制造与激光技术”重点专项评审专家

航空发动机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评审专家

国际期刊JMMME合作主编

上海有色金属学会铝及复合材料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

美国材料研究学会会员

4、研究方向

1)激光3D打印增材制造材料的微结构调控及其力学行为研究

2)微/纳米器件材料的设计、制备、微结构表征及性能提升研究

3)高性能金属工程材料的先进制备、微结构演化及其性能研究

5、近年来承担的科研项目

最近5年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10项科研项目,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,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、重点项目1项、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1项。

代表性项目有:

1)高温MEMS用纳米晶层状复合材料疲劳强度的组元层尺度与微观结构衬度调控(51971060),2020.01-2023.12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项目负责人

2)柔性器件用铜/石墨烯纳米层状复合材料疲劳性能及损伤机理研究(51671050),2017.01-2020.12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项目负责人

3)热应力诱发超细尺度金属薄膜界面损伤行为及其微观机理研究(51371047),2014.01-2017.12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项目负责人

4)金属薄膜热疲劳损伤行为及其微观机制的研究(51171045),2012.01-2015.12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项目负责人

5)超细3D打印有色/难熔金属球形粉末制备技术(2017YFB0305800),2017.07-2020.12,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,子课题负责人

6)高温合金材料梯度结构的激光熔化沉积增材制造关键技术基础研究(U1508213),2016.01-2019.12,参与人

6、获奖及荣誉

1)东北大学2020年度三八红旗手(2020年)

2东北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(2019年)

3东北大学方大奖教金获得者(2018年)

4)东北大学2018年度三八红旗手(2018年)

5)国际学术期刊《Materials & Design》优秀评阅人奖(2014年)

6)《材料的力学性能》本科生教材被评选为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(2013年)

7)东北大学多媒体大赛优秀奖(2012年)

8)东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(2010年)

9)教育部多媒体大赛优秀奖(2010年)

10)辽宁省精品课“材料的力学性能”主讲教师(2009年)

11)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(2006年)

12)中国钢铁工业协会、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二等奖(2006年)

13)辽宁省科学技术三等奖(2001年)

7、学术论文与专利

已在《Acta Mater.》、《Int J. Fatigue》、《ACS Nano》、《Adv. Funct. Mater.》、《Nano Lett.》等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42篇,SCI收录112篇,其中单篇引用最高256次,其中SCI影响因子大于5.040篇,第一作者/通讯作者论文90余篇。获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16项。

代表性论文有:

1"Maximizing performance of hybrid-MnO2/Ni electrochemical actuator through tailoring lattice tunnels and cation vacancies", ACS Appl. Mater. Inter. 14 (2022), 9281-9291.

2"Enhancing co-deformation ability of nanograined Ni-W layers in the Ni/Ni-W laminated composites", Acta Mater. 216 (2021), 117138.

3"Pore-affected fatigue life scattering and prediction of additively manufactured Inconel 718: An investigation based on miniature specimen testing and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", Mater. Sci. Eng. A 802 (2021), 140693.

4"Effects of surface roughness and build thickness on fatigue properties of selective laser melted Inconel 718 at 650 °C", Int. J. Fatigue 137 (2021), 105654.

5"Ruling out delamination in bismuth-enhanced polyimide electrochemical actuator with tunable active/passive layer thickness", J. Mater. Chem. A 8 (2021), 5679-5687.

6"Influence of pre-torsion angles on torsion fatigue properties of 45CrMoVA steel bars", Int. J. Fatigue 137 (2020), 105645.

7"Maximizing necking-delayed fracture of sandwich-structured Ni/Cu/Ni composites", Scripta Mater. 134(2017), 28-32.

8"Fracture behavior of sandwich-structured metal/amorphous alloy/metal composites", Mater. Design 90 (2016), 60-65.

9"Controllable fabrication of transparent macroporous graphene thin films and versatile applications as a conducting platform", Adv. Funct. Mater. 25(2015), 4334-4343.

10"Low-temperatur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growth of graphene from toluene on electropolished copper foils", ACS Nano 6(2012), 2471-2476.

11"Improve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graphene films integrated with metal nanowires", Nano Lett. 12(2012), 5679-5683.

12"Scaling of reliability of gold interconnect lines subjected to alternating current", Appl. Phys. Lett. 99(2011), 011910.

8、代表性国家发明专利

1基于可逆氢键的防腐蚀自愈合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,ZL202011587995.8

2)一种传感性能可调的柔性应变传感器的制备方法,ZL 202010142417.7

3)一种超薄汽车钢板低周疲劳性能的快速评价方法,ZL 201811327748.7

4)柔性电子基板上薄膜材料可靠性原位评价系统及方法,ZL200810228254.3

5)薄膜材料电//力耦合作用下性能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,ZL 20061004738.3